首页 > 政务要闻

五年跨越展宏图 绘就教育好风景

时间:2016-08-09 10:37:06 来源:

   就在夏邑县高级中学(简称夏邑高中)按照县委、县政府及县教体局的工作部署,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深化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高考分数如期揭晓。夏邑高中2016年高考实现了大面积丰收,取得了办学史上的新突破,缔造了夏邑教育史上的又一个奇迹。

    ——夺得全县文、理科双状元。理科状元张天星,裸分675分;文科状元王阿龙,裸分616分。

    ——张天星、张鹏飞、陈思源被清华大学录取;尹静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韩明辰被香港城市大学录取。

    ——600分以上人数又攀新高。文科600分以上4人,都在该校;理科600分以上122人,占全县总人数的80%。

    ——一本上线660人,文科79人,理科581人,分别占全县的76%、77%。

    ——文科囊括全县总分前10名,前50名该校占41人,前100名该校占79人。

    ——理科总分全县前10名该校占9人,前50名该校占44人,前100名该校占82人。

    回望2012年年初,李伟接任夏邑高中校长,他和班子成员一起带领全校教职员工克难攻坚,跃马扬鞭,夏邑高中人提质量,树形象,凝神聚智;抓管理,促创新,强基固本。五年来,该校有近百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和香港地区著名高校录取,各项比率在全省同级同类学校中遥遥领先。夏邑高中人用集体智慧、用坚忍不拔在夏邑教育的发展史上绘就一页又一页璀璨的画卷。

    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和县委、县政府及县教体局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夏邑县县委书记梁万涛经常深入该校,走进教师办公室、学生食堂、宿舍与任课教师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梁万涛提出“教育兴县”的发展战略,在全市率先为夏邑高中招聘的近200名青年教师,分两批解决编制问题,大大鼓舞了教师士气。为了帮助学子圆大学梦,夏邑县四大班子领导和县教体局都有自己帮扶的贫困生,还成立了教育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该县出台了一系列加强教育管理、促进教育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和保障措施,为教育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县教体局局长隋永法强调:“工作做细做透,实施才能快而准,老百姓才能及时受益。”

    领导带头:校园风清气正

    夏邑高中的领导集体务实进取,开拓创新。 该校通过牢记“一个宗旨”,即办人民满意的夏邑高中;深化“两项改革”,即教学教研和评估机制的改革;强化“三项建设”,即班子建设、师资建设和制度建设;善心立身的“四心精神”即实心工作、真心做事、诚心做人、善心立身的工作精神;推进“五风建设”,即扎实的作风、文明的校风、严谨的教风、端正的学风、高尚的师德师风;实施“六项工程”,即名师工程、骨干教师工程、教学新秀工程、教科研工程、师德标兵工程和青蓝工程。这些全新的办学理念为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名校战略指明了方向。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贯彻落实好‘两学一做’的要求,使‘两学一做’成为自觉遵循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要切实抓好校风建设,主要包括学校领导扎实的工作作风,教师严谨的教风和学生端正的学风,真正以严和实的过硬作风树形象、聚才智、促发展。以高度的责任感重视校风建设,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提供坚实的保障。”夏邑高中校长李伟说。

    夏邑高中校长和班子成员,都有自己帮扶的对象。领导班子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通过调查和家访,适当减免学杂费。针对家庭特别贫困的学生,学校建立了特困学生资助机制,确保其在校学习和生活的基本需要,让特困学生 “一个也不能流失”。

    经过五年的发展积淀,包含发展文化、管理文化、人本文化、品牌文化等在内的校园文化体系,让全体教职员工把“小我”融入到了夏邑高中的“大我”之中,每个人有规可矩、有章可循、有事可做、有目标可攀。干事创业的氛围,教职工澎湃的激情,成为夏邑高中不断成长和不断跨越的强大引擎。

    老师敬业:爱与责任同在

    该校现有教职工670余名,其中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156人、一级教师172人,国家级骨干教师4人,省学科技术带头人16人,省骨干教师21人,市名师32人,学历达标率100%。他们是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每位教职工都明确树立了“因我的存在让学生感到幸福,因我的不凡让学生自豪”的职业道德理念,充满了干劲。

    “夏邑县高级中学”这看似简单的七个字,已成为这个行业乃至一座城市的骄傲。而该校高三A(31)班班主任杨志轲就是这诸多骄傲中一朵飘逸的浪花。

    2016年高考中,杨志轲带的高三A(31)班参加高考42人,600分以上40人,全班平均分628分,超一本线105分。全县前10名该班占6人,全县所有单科第一名均出自该班,其中张天星、陈思源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这些成绩的取得,都不是偶然的,这背后包含太多老师和同学们的辛勤付出。”该校办公室主任蒋文记感慨道。

    31岁的杨志轲老师,年轻有活力,幽默又风趣 ,同学们喜欢叫他“老杨”。在学生们的心里,有什么事不懂可以找“老杨”,生活中的事也可以找“老杨”,学习出现问题还是找“老杨”。三年的朝夕相处,仿佛有“老杨”在,万事都好解决。

    “老杨”年龄不老,资格挺老,他2008年毕业后,进入高中任教,就一直担任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特别有一套。2013年,他接下了“实验班”的那一刻,就下定决心,要把这个班级带好,把学生教好,绝不辜负领导的信任与学生的期盼。打铁先要自身硬,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他一直注重提高自己的道德、能力、知识和心理等方面的素质。

    三年来,他为学生量身定制了一套方案。每天6时10分早读,学生还没有到班,他已经等在班门口。1000多个日子里,只要学生在校几乎天天如此。每天早上第一节课学生宣誓,他要求学生一定要把气势喊出来。三年来,每一次宣誓都成了学生重新认识自己的开始,一次次宣誓让学生铭记下目标,给学生传递向上的正能量。他让学生养成对考试充满渴望、对分数充满欲望的习惯,只有对考试充满了渴望,对分数充满了欲望,才能激发更多力量,去冷静应对每一次考试。经过三年的培育,学生们抛弃了对考试的恐惧,每次考试都很兴奋。过硬的心理素质,为摘取丰收的硕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高二时,杨老师的父亲病重住院,急需有人照顾,杨老师担心我们全班42名学生的前途,无奈之下,他打电话叫回了在外地打工的弟弟,他负责给弟弟开工资,让弟弟去医院照顾,并承担全部医疗费用。”今年考上清华大学的张天星对记者说。

    “我知道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都怀揣着对未来的梦想,仅就是为了不愧对老师这个称号,我愿意摘下翅膀,助他们飞翔。”在笔记本的扉页,杨志轲如此写道。

    “去年我和天星就参加了高考,当时我们俩个都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班,是走是留,当时心里很矛盾,杨老师就找我和天星谈话,他告诉我们,我们的潜力挺大,不如上完高三再考一下。幸亏听杨老师的话,才取得今年这样的好成绩,我心里特别高兴,我只能说,在对的时间,选择了正确的学校,遇见了负责任的班主任。”今年考入清华大学的陈思源对记者说。

    记者还了解到,高考前两个月,同学们学习相当紧张,该班化学老师刘景来的父母已经是90岁高龄的老人了,为了能安心在校辅导学生,他把父母送到姐姐家,让姐姐帮忙照顾,高考结束后,才去姐姐家把父母接回。

    高考成绩出来后,“老杨”和所有任课老师聚在一起,大家都流下了幸福的泪水。回忆起那一刻,“老杨”非常感动地对记者说:“三年来,如果没有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没有语文老师冯虹、英语老师王大藏、数学老师李忠勤、化学老师刘景来、生物老师何浪涛为这个班倾注心血汗水,没有学生们坚忍不拔、奋力拼搏,单凭我一己之力不可能取得这么骄人的成绩。”是啊,每一个学生成功的背后,都有一个团结互助、和谐共进的教师团队。只有优秀的团队,才能成就事业的奇迹!

    家校联合:构筑成长港湾

    何为家?家是温馨港湾,是快乐源泉,也是心灵栖息地。而学校又是什么?圣贤说过,学校为传道解惑、授业育人之所。学校,一样会有解惑后的快乐,一样会有心灵与思想的皈依,也一样会有温暖如家的绵长情谊。夏邑高中特别注重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特别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多次召开大型家长会,做好家校沟通,交流经验。

    张天星是今年的理科状元。他说:“看到成绩的那一刻,我有点不敢相信,竟然比我估计的高出了近20分,我也没想到能考那么多,675分,这真的让我很吃惊,同时也很惊喜。”还没等记者开口,张天星就分享起自己的喜悦心情。

    回顾三年来的点点滴滴,他满怀感恩,感谢每一个陪他一起走过、一起奋斗过的同学,也感激一路走来付出心血和汗水的老师们,更感恩家人无条件的支持和鼓励。三年来,他用一颗平稳的心态面对学习中的一切,胜不骄,败不馁,在老师的引领下,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

    “再有天赋的孩子,也要遇到适合自己的土壤,才会让天赋结出理想的果实。夏邑高中就是孕育天赋的土壤,她用和谐优美的环境、丰厚的养料孕育出一批又一批天赋异禀的学生,而我很幸运地成为了其中一员,汲取了三年精华,而今即将踏入新的人生征程。”张天星满怀感激地说。

    张天星的爸爸说:“培养孩子,我没有做过多的计划。但我非常重视:当好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气氛要非常融洽。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从父母本身开始做起;好的父母就是一所优秀的学校,孩子在温馨和谐的家庭中渐渐成长,你好的习惯、品质就会使其潜移默化,他们便能顺其自然地成长。”

    近距离接触考入清华大学的陈思源,记者发现他很朴实,很阳光,这个17岁的男孩,还未踏入社会,竟表现得如此沉稳大气,包容平和。 他说,自己不仅学会了如何学习,而且学会了如何生活、如何战胜困难,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培养了自己独立的人格。陈思源出生在夏邑县骆集乡一个农村家庭,幼年时的陈思源就憧憬着清华梦,追梦使他从不言弃。在父母的呵护下,他快乐成长;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手不释卷。他从不死学,总是抽出时间打羽毛球、骑车、打游戏等,既放松了大脑,又锻炼了身体。他还善于与人交流,通过交流,心中的困惑少了,自然就会开心。他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奋斗的过程,就是迎接挑战的过程。

    陈思源的妈妈说:“孩子并非有天赋,我对孩子的教育从小就开始了。经常在睡前给他讲故事,尽量挑一些蕴含道理、通俗易懂的。然后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学习过程中,不论遇到什么问题,还是难懂的字词,也都是让他们自己从书中、字典中找答案,让他们觉得阅读是件有趣的事。孩子都会对知识产生天然的兴趣,此时如果引导得好,就能让孩子继续钻研、热爱学习,所以后天的培养比较重要。”

    张鹏飞也是考入清华大学的学生,他的爸爸说:“现在家庭独生子女多,自觉不自觉地就会溺爱孩子。在鹏飞成长过程中,我们做到了不以孩子为中心,不在别人面前批评孩子,给孩子留有余地,他们也有自尊心的。”

    记者随后也采访了夏邑高中的几位学生,他们都很乐观,很阳光。谈及学校和老师,他们说,在夏邑高中这个和谐、和睦、和气的大家庭里,既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又有关心关爱他们的教师团队,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都充满了快乐。

    夏邑高中:荣誉和桂冠作证

    五年激越,五年辉煌。一幅夏邑教育高速发展的历史长卷正在夏邑高中人的如椽巨笔下粲然绘就,并将载入史册!

    走进夏邑高中,赫赫醒目的校训“博学厚德,砺志报国”及办学宗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催人上进,令人热血沸腾。占地180多亩的校园里,矗立着7幢教学楼、1幢办公楼、1幢科技楼、8幢学生公寓和豪华餐厅楼等现代化建筑群,建筑面积达9.9万平方米。校园里,惠风和畅,花团锦簇,一股和谐的清风扑面而来。徜徉其间,你会感受到一种高雅、温馨、和谐的氛围。天圆地方的布局,隐喻规矩方圆之意;合理的园林绿化,衬托出学府的高雅;名人雕塑和环形甬路,构成如诗的画卷;高标准、智能化、环保型的现代化学校已成为夏邑县城市文明的象征。安徽、山东、江苏等省、市的师生近日来校参观后,都情不自禁地发出惊叹,这个学校太美了!

    夏邑高中创建于1960年,由著名社会活动家、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题写校名,是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首批获得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资格的学校,是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河南大学等多个重点大学的优质生源基地之一。近年来,夏邑高中奉行实心工作、真心做事、诚心做人、善心立身的工作精神,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办学之路。先后获得“河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五爱教育单位”、“省先进实验室”、“人民满意的十佳学校”、“省体育达标先进单位”、“商丘市示范性高中”、“商丘市学校管理先进单位”、“商丘市十佳学校”、“河南省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商丘市先进党组织”、“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文明学校标兵”、“商丘市文明单位”等百余项荣誉称号。近年来,连续向清华、北大输送优秀新生54人,特别是2012年至今,近两百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和香港地区著名高校录取,各项比率在全省同级同类学校中遥遥领先。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夏邑高中人正以崭新的姿态站立夏邑高中这片充满幸福感的沃土里,耕耘着夏邑教育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